近期“飞行的硫酸”活跃,遇到千万别拍!
近日,“医院隐翅虫皮炎患者接诊量翻倍”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。在山东济南,不少市民因徒手拍打、误触一种隐翅虫出现皮肤水疱、破溃等症状,甚至有人险些“毁容”。
隐翅虫有着“飞行的硫酸”之称。它们到底有多恐怖?假如不幸遇到,该如何避免被伤害?
能让人“毁容”的隐翅虫究竟是什么虫?
隐翅虫是一类小甲虫,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。它们大多数体形细长,体长一般在5~10毫米。
全世界已知的隐翅虫有66000多种,其中对人有威胁的有20多种,在中国常见的只有两三种,其中最常见、分布最广泛的是梭毒隐翅虫,除了西藏之外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,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数量较多。
梭毒隐翅虫在外观上很好分辨,细细长长,红黑相间,头尾都是黑色。这种醒目的配色本身就是一种警戒色,向其他生物预警“我有毒,别惹我”。
遇到毒隐翅虫
千万不能乱拍
毒隐翅虫威胁人类健康的原因,是因为它们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——毒隐翅虫素。
毒隐翅虫毒素是一种接触性毒素,如果接触到皮肤,会引起隐翅虫皮炎,令人产生瘙痒、刺痛和灼烧感,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、水疱或者脓包,等消退以后容易结痂和留疤。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来说,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应。
通常来说,当毒隐翅虫落到人的皮肤上时,如果不受到惊吓,极少会主动释放出毒隐翅虫素。那些被隐翅虫所伤的人,多数都做错了一件事,就是在发现身上有毒隐翅虫后惊慌失措将其拍死,使得毒隐翅虫素释放到皮肤上,引起了皮炎。
12全文共 2 页下一页-
一次意外接触就不幸身亡 警惕身边这些化学品 2025-10-09
-
女子误碰“化骨水”身亡,专家:少量接触也可致命 2025-10-09
-
“开票即候补”?官方“捡漏神器”了解一下 2025-10-09
-
“复方乌发液”畅销香港大药房?有人专门去核实了 2025-10-09
-
赶紧自查!忘记关闭“自动续费”,有人被扣数千元 2025-10-09
-
撰写30余封举报信,诬陷22名干部!"不实举报"该咋治 2025-10-09
-
如何科学“贴秋膘”?哪些体质不宜盲目进补? 2025-10-09
-
4名网络主播进行低俗直播被依法处罚 2025-10-09
-
“麦德姆”再次登陆! 2025-10-09
-
台风“夏浪”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增强 2025-10-09